洛陽關林北依隋唐故城,南臨龍門石窟,西接洛龍大道,東傍伊水清流,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,是我國唯一的“冢、廟、林”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筑群,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線路分類: [歷史遺產]
景點地點: 國內 河南省 洛陽市
本站推薦:
洛陽關林
洛陽關林北依隋唐故城,南臨龍門石窟,西接洛龍大道,東傍伊水清流,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,是我國唯一的“冢、廟、林”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筑群,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關林歷史
1780余年來,關林因厚葬關羽首級而名聞天下。這里峻宇連甍,古柏森然,淄素入廟,視為嚴宮,形成了濃厚的關公文化氛圍。明萬歷二十年(1592年),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,擴建成占地200余畝、院落四進、殿宇廊廡150余間、規(guī)模宏遠的朝拜關公圣域。兀立于廣場上的“千秋鑒”樓,為舊時“燈影鑼鼓話興亡”的所在;分立于大門兩側的明代石獅,赳赳而踞,具有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極富封建意味的大門鑲嵌著81顆金色門釘,體現了關林的崇高地位和關羽的身后榮耀;立于儀門左右重達3000余斤的鐵獅,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關公的遺物,雖歷400余載風風雨雨,依然肅穆含威;儀門“威揚六合”匾額為慈禧太后御筆,端莊厚重,彌足珍貴;連接儀門和拜殿的石獅御道為海內外關廟所獨有,甬柱頂雕石獅104尊,百獅百態(tài),圓潤生動,毫無石刻的生硬之感,代表了乾隆時期中原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。
關林朝圣大典
9月27日,2004中國洛陽河洛文化旅游節(jié)暨關林國際朝圣大典隆重開幕,來自海內外上千名華僑華人代表,集體祭拜關公,紀念其“忠、義、仁、勇”精神。上午9時,在雄壯而渾厚的音樂聲中,關林國際朝圣大典樂舞表演拉開帷幕。60名演員揮舞著寫有“百家姓”和“ 忠、義、仁、勇”的旗幟躍上舞臺,幾十面大里王排鼓分布場上,鼓聲振耳。洛陽的樂手們,身著宮廷服裝,手拿笙、簫、笛等樂器,演奏著帶有濃郁古都風韻的樂曲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古樂聲中,演員裝扮的關公身披戰(zhàn)袍,騎著駿馬,在周倉、關平的護衛(wèi)下手舞青龍偃月刀威武登場。洛陽市文物部門按照關公傳統祭禮,舉行了大型仿古朝圣祭祀儀式,隨后中國社會各界代表、海外僑胞及客屬代表集體向關公像朝拜。從1994年開始,洛陽市已舉辦了七屆關林國際朝圣大典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