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!

歡迎,請登錄 傳真:0635-8336665 24H電話:0635-8681234

太廟

太廟平面呈長方形,南北長475米,東西寬294米,共有三重圍墻,由前、中、后三大殿構(gòu)成三層封閉式庭園。大殿聳立于整個太廟建筑群的中心,面闊十一間,進深四間,建筑面積達2240平方米;重檐廡殿頂,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臺基,四周圍石護欄;殿內(nèi)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,別的建筑構(gòu)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。

線路分類: [歷史遺產(chǎn)]
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北京市

本站推薦:

景點詳細介紹

 

太廟

    太廟平面呈長方形,南北長475米,東西寬294米,共有三重圍墻,由前、中、后三大殿構(gòu)成三層封閉式庭園。大殿聳立于整個太廟建筑群的中心,面闊十一間,進深四間,建筑面積達2240平方米;重檐廡殿頂,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臺基,四周圍石護欄;殿內(nèi)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,別的建筑構(gòu)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。

釋義

  詞目:太廟

  拼音:taì mìao

  基本解釋

  [Royal Ancestral Temple] 封建皇帝為祭拜祖先而營建的廟宇入于太廟。——宋• 歐陽修《伶官傳》

詳細解釋  

帝王的祖廟?!墩撜Z•八佾》:“子入太廟,每事問。” 唐 韓愈《請遷玄宗廟議》:“新主入廟,禮合祧藏太廟中第一夾室。” 清 昭連 《嘯亭雜錄•內(nèi)務(wù)府定制》:“其祭儀祭器,一如太廟之制。”

簡介

  太廟(theAncestralTemple)太廟位于北京市天安門的廣場東北側(cè)。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廟,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占地二百余畝,是根據(jù)中國古代“敬天法祖”的傳統(tǒng)禮制建造的。天花板及廊柱皆貼赤金花,制作精細,裝飾豪華。太廟是皇帝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,大殿兩側(cè)各有配殿十五間,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,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位。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黃琉璃瓦廡殿頂?shù)木砰g大殿,中殿稱寢殿,后殿稱祧廟。此外還有神廚、神庫、宰牲亭、治牲房等建筑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太廟以古柏著稱,樹齡多高達數(shù)百年,千姿百態(tài),蒼勁古拙。辛亥革命以后,太廟一度仍歸清室所有,1924年辟為和平公園,1950年改為現(xiàn)名“勞動人民文化宮”。1988年1月太廟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跨河有7座單孔石橋.金水河北為太廟主體建筑,有內(nèi)圍墻環(huán)繞.它的南門稱戟門,以門外原列戟120桿作為儀仗而得名.戟門的屋頂曲線平緩,出檐較多,與一般清代建筑相比,具有明顯的明代特點.戟門內(nèi)在中軸線上布置的前殿、中殿、后殿3座大殿,前殿和中殿建在一個3層的土字形漢白玉石臺基座上.,前殿是皇帝祭祀時行禮的地方,原為9間,后改為11間,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.殿前有月臺和寬廣的庭院,東西兩側(cè)各建配殿15間,分別配饗有功的皇族和功臣.中殿供奉歷代帝后神位,面闊九間,是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.中殿東西兩側(cè)各建配殿五間,用以儲存祭器.后殿供奉世代久遠而從中殿遷出的帝后神位,面闊九間,黃琉璃瓦廡殿頂,形式和中殿基本相同.中殿和后殿之間有墻相融.在太廟總體設(shè)計中,以大面積林木包圍主建筑群,并在較短的距離安排多重門、殿、橋、河來增加入口部分的深度感,以造成肅穆、深邃的氣氛.大殿體積巨大,坐于三層臺基之上,庭院廣闊,周圍用廊廡環(huán)繞,以取得雄偉氣氛.此外,大殿內(nèi)檐彩繪以香黃色為底色,配簡單的旋子圖案,加強了建筑物的莊重嚴(yán)肅氣氛

太廟景觀

  總體布局:太廟的主體建筑為三大殿,大殿對面是大戟門。大戟門外是玉帶河與金水橋,橋北面東、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,橋南面為神廚與神庫。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門,門外的東南有宰牲房、治牲房和井亭等。

  太廟的正門:設(shè)于天安門內(nèi)御路東側(cè),稱太廟街門,是皇帝祭祀太廟時所走之門。該門與天安門內(nèi)御路西側(cè)社稷壇門相對稱。太廟的正門在對外開放后,改設(shè)為長安街上現(xiàn)勞動人民文化宮的正門。

  五彩琉璃門:是祭殿的正門,此門得名于五彩琉璃的裝飾。門內(nèi)為玉帶河及金水橋,其作用和名稱與紫禁城之內(nèi)的金水橋相同。

  大戟門:此門得名于門內(nèi)外曾陳列有八個戟架,每個戟架上陳戟15枝,共陳戟120枝。大戟門有五個開間,當(dāng)中三間均為前后三出陛,中階九級,左右則各七級。門外東間有一座小金殿,專供皇帝祭祀時更衣盥洗所用。

  燎爐:大戟門內(nèi)稍東與西南方各有一座黃磚燎爐,專為焚燒祝帛而設(shè)。

太廟三大殿

  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,這里是皇帝舉行大祀之處。

  前殿,始建于明代,明末清初被毀得只剩有中間三間和殿柱。順治年間重修太廟大殿,完工后的大殿十一楹,深四楹,重檐列脊,殿額有滿漢文對照的"太廟"。殿外的三重臺基用漢白玉石欄環(huán)繞,月臺御道正面依次刻有龍文石、獅紋石和海獸石。殿內(nèi)的大梁為沉香木,其余用金絲榆木;地鋪"金磚";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天花板及四柱,均貼有赤金葉。殿內(nèi)供奉木制金漆的神座,帝座雕龍,后座雕風(fēng)。座前陳放有供品、香案和銅爐等。兩側(cè)的配殿設(shè)皇族和功臣的牌位。

  中殿,寬九楹,深四楹,通過石露臺連接前殿,殿外的石階下左右各有二個石燈。殿內(nèi)正中室供太祖,其余各祖分供于各夾室。神龕之外陳列著與神牌數(shù)目相同的帝后神椅,對于皇后的祭祀,明代僅供原配,清代兼祀繼配。又名中殿,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。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。面闊九間(長62.31米),進深四間(寬20.54米),殿內(nèi)祖宗牌位同堂異室。各夾室內(nèi)陳設(shè)神椅、香案、床榻、褥枕等物,牌位立于褥上,象征祖宗起居安寢。清未供奉努爾哈赤、皇太極、福臨、玄燁、胤禛、弘歷等十一代帝后的牌位。每逢祭典前一天,將牌位移至享殿安放,祭畢奉回。

  后殿,四周圍以紅墻,有門五楹,殿九楹。殿外石階中刻龍紋石,殿內(nèi)供清朝立國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。又稱祧殿,存放祭祀用品的地方,如今早已生活化。

太廟其他

 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稱太廟,按周制,位于宮門前左(東)側(cè)。文獻記載,古代宗廟,是每廟一主:唐夏五廟,商七廟,周亦七廟;漢代則不僅京城立廟,各郡國同時立廟,于是其數(shù)達一百七十六所,這是和后來天子宗廟僅太廟一處的制度很不相同的。

太廟正殿

  除殷墟、二里頭、周原有可能為宗廟的遺址外,較為明確的遺址,應(yīng)為西安漢長安故城南郊的“王莽九廟”遺址。遺址有十一組,每組均為正方形地盤,四周有墻垣覆瓦;各面正中辟門;院內(nèi)四隅有附屬配房,院正中為一夯土臺,主體建筑仍采用高臺與木結(jié)構(gòu)結(jié)合的形式。每組邊長自260米至314米不等,其規(guī)模相當(dāng)大。這種有縱橫兩個軸、四面完全對稱的布局方法,大約是當(dāng)時祠廟的通例;并且可以見于明堂•辟雍、陵墓、早期佛寺和某些祭壇的平面形式等。

  每廟一主變?yōu)橐粡R多室、每室一主的形制,大約是魏晉間事。魏有四室,晉為七室,東晉增至十室至十四室,親盡則祧遷。原在廟內(nèi)兩廂別立夾室“儲”貯放已祧神主,后世則另立祧廟于殿后。至唐代,定為一廟九室;明清亦沿襲一廟九室,另立祧廟之制。祭宗廟以功臣配享的制度,漢代已有;明清太廟兩廡,是平日貯存配享功臣神主所在。

  北京故宮紫禁城前出端門往東,經(jīng)太廟街門進入太廟區(qū)。此區(qū)于太廟垣墻外滿布古柏。用常綠樹叢造成肅穆氣氛,是古代建筑綠化的成功經(jīng)驗。進入太廟戟門,則庭院空敞,與垣外適成對比。

太廟井亭

  太廟占地約十六萬五千平方米。太廟本身由高達9米的厚墻垣包繞, 封閉性很強。南墻正中辟券門三道,用琉璃鑲貼,下為白石須彌座;凸出墻面,線腳豐富,色彩鮮明,與平直單一的長墻強烈對比,十分突出。這一入口處理是相當(dāng)成功的。入門有小河,建小橋五座;再北為太廟戟門,五間單檐廡殿,屋頂平緩,翼角舒展,尚為明代規(guī)制。

  入戟門為廣庭,北上為太廟正殿。殿內(nèi)用黃色檁香木粉涂飾,氣味馨芳,色調(diào)淡雅。牌位分昭穆而列,平日則存于中殿,遇時享及祫祭奉至前殿。寢宮以北,用墻垣隔出一區(qū)為“祧廟”。正殿前東西廡列功臣牌位,祭祀時用為陪祀。

  整個太廟建筑群,基本為明嘉靖年間重建規(guī)模,是研究明代建筑群整體組合造型處理的良好典型。

太廟享殿

  又名前殿,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。始建干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是整個太廟的主體。后雖經(jīng)明清兩代多次修繕,但基本保持明代規(guī)制。黃琉璃瓦重檐序殿頂,檐下懸掛滿漢文“太廟”九龍貼金額匾。面闊十一間(長68.2米),進深六間(寬30.2米),坐落在三層(高346米)漢白玉須彌座上,殿高32.46米。殿內(nèi)梁棟飾金,地設(shè)金磚,68根大柱及主要梁橋為金絲楠木,是我國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的金絲楠木宮殿。清代皇帝祭祖,每年四季首月祭典稱“時享”,歲末祭典稱“祫(音:俠)祭”,凡婚喪、登極、親政、冊立、征戰(zhàn)等國家大事之祭典稱“告祭”。 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殿內(nèi)陳設(shè)金漆雕龍雕鳳帝后神座及香案供品等。祭前先將祖先牌位從寢殿、祧廟移羊此殿神座安放,然后舉行隆重的儀式。整個大殿雄偉莊嚴(yán),富麗堂皇。每年舉行大典時,儀仗整肅,鐘鼓齊鳴,韶樂悠揚,佾(音:義)舞蹁躚,是中華祭祖文化的集中體現(xiàn)。

太廟享殿東配殿

  供奉有功親王牌們的地方。始建于明代,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,而闊十五間,殿前出廊,廊柱上端卷收.并問內(nèi)傾斜、屋檐起翹平緩,是典型的明代官式建況。殿內(nèi)供奉配享的滿蒙有功親王的牌位。清代供奉十三人,如代善、多爾袞、多鐸、允祥、奕?等。每間設(shè)一龕,內(nèi)置木制紅漆金字滿漢文牌位。

太廟享殿西配殿

  供奉有功大臣牌位的地方。始建于明代、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,面闊十五間。殿前出廊、廊柱上端卷收,并向內(nèi)傾余,屋檐起翹平緩,是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筑。殿內(nèi)供奉配享的滿蒙漢文武功臣的牌們。清代供奉十三人,如鄂爾泰、張廷玉、傅恒、僧格林沁等。每間設(shè)一龕,內(nèi)置木制紅漆金字滿漢文牌位。

太廟祧殿

  牌位的地方。始建于明弘治四年(1491年),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,面闊九間(長61.99米),進深四間(寬20.33米)。殿內(nèi)陳設(shè)如寢殿。清代正中供奉肇祖、左興祖、再左顯祖、右景祖。每季首月“明享”,皇帝委托官員在本殿祭祀,歲未將先祖牌位移至享殿“X祭”。此殿自成院落,四周圍以紅墻。東南隅原有鐵燎爐一座,為焚燒祝帛(祭品)之用,現(xiàn)已無存。

太廟琉璃門

  嵌于太廟中垣廟墻南面王中,始建于明代。形制為三間七樓牌坊式,正樓三間,下為拱門三道。正門兩側(cè)各方門一道。黃琉璃瓦頂,檐下黃綠琉璃斗拱額枋。朱紅墻下為漢白玉須彌座。整個建筑別致端莊。

太廟戟門

  建于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。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,屋頂起翹平緩,檐下斗拱用材碩大。漢白玉繞欄須彌座,中飾丹陛。兩側(cè)各有一旁門。該建筑是太廟始建后惟一沒有經(jīng)過改動的重要遺物,是明初官式建筑的重要代表。門外車間原有木制小金殿一座,為皇帝臨祭前更衣工孻盥盟洗之處。按最高等級的儀門禮制,門內(nèi)外原有朱漆戟架八座,共插銀鐓紅桿金龍戟120枝。1900年被入侵北京的八國聯(lián)軍全部掠走。

太廟戟門橋

  始建于明代,乾隆年間引故宮御河水于此,并對原橋進行改建,形如玉帶,故又稱“玉帶橋”。橋?qū)挵嗣?,為七座單孔石橋,兩?cè)有漢白玉護欄,龍鳳望柱交替排列。中間一座為皇帝走的御路橋,兩邊為王公橋,次為品官橋,邊橋二座供常人行走。體現(xiàn)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。

太廟西北門

  始建于明代,清代改建。據(jù)說清代雍正皇帝為確保安全,到太廟祭祖不走太廟街門,而從此門進入。于是加筑琉璃隨堵門,形成內(nèi)外兩門,并且建筑高墻,以防刺客。乾隆皇帝六十歲以后,為減少勞累,改由此門乘輦而入,故又稱“花甲門”。原門及墻已不存在?,F(xiàn)門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,為近代改建。

太廟三殿內(nèi)部情況

  太廟前殿:清代時內(nèi)部陳設(shè)寶座,寶座數(shù)與中、后殿所供奉的牌位數(shù)一致,在舉行祫祭等大型祭祀時,即將中、后殿神龕內(nèi)的帝后牌位移至前殿,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安置于寶座之上,至清亡,前殿有寶座三十五座,另有大小供桌、銅燈、銅祭器等物。

  太廟中殿:清代在內(nèi)部分有十七個小隔間,每間供奉一代帝后,即所謂“同堂異室”,隔間內(nèi)設(shè)置有神龕,龕內(nèi)供奉帝后牌位,左邊陳設(shè)有帝后的玉冊,右邊陳設(shè)有帝后的玉寶。在隔間外置有寶座,數(shù)目與龕內(nèi)牌位數(shù)一致。至清亡時,中殿內(nèi)尚有六個隔間尚未使用。

  太廟后殿:清代時內(nèi)部也分有隔間,共有九間,正中一間與其左右各兩間內(nèi)供奉清代四代先祖帝后牌位與玉冊、玉寶等物,隔間外亦設(shè)寶座,數(shù)目與牌位數(shù)一致。

  建國后太廟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,原清代時的內(nèi)部使用狀況現(xiàn)已無存。

館藏文物

  中華和鐘是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來,以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為原型進行設(shè)計, 1999年11月制作完成的青銅編鐘,安放在享殿正中,成為太廟館藏文物,由江澤民主席于2000年1月1日上午首先鳴響。中華和鐘架高38米,寬21米,共重門噸。三層共108個。上層34個鈕鐘,代表我國31個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和臺灣、香港、澳門;中層56個甬鐘代表我國56個民族;下層18個镈鐘,中間16個代表中華民族的16個歷史時期,兩側(cè)兩個象征當(dāng)今世界的主旋律“和平”與“發(fā)展”。重達320公斤的中央镈鐘上,鐫刻著江澤民主席題寫的“中華和鐘,萬年永保”的鎏金銘文。 朱紅描金的雕漆鐘架上有1.2萬個表現(xiàn)生命科學(xué)、宇宙星空、電子芯片的現(xiàn)代紋飾、鐘的兩側(cè)各立大紅建鼓和石磬、玉磬。中華和鐘音域?qū)拸V,既可和多種民族樂器配合,又可接軌大型管弦樂隊,是世界上最大的舞臺演奏雙音編鐘,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。

相關(guān)資料

  開放時間:08:00-20:00

  位置:天安門東側(cè)

  太廟交通:乘1、52、10、20等發(fā)往天安門的車可達;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站下車即到。

  太廟門票:票價2元。

 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。有“宗,尊也;廟,貌也,先祖形貌所在也”之說。太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,也稱作“明堂”。太廟在夏朝時稱為“世室”,殷商時稱為“重屋”,周稱為“明堂”。 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。后來帝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。 一般的皇親還不行,必須是近親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親。還有有功于社稷的臣子和子民,經(jīng)皇帝允許,也可以在死后享用太廟的待遇,這些臣子死后將是以郡王之禮厚葬。清朝太廟分配享殿分東西兩殿,東供奉宗室、外藩諸望王,西供奉有功大臣。具體說東殿供: 武功郡王禮敦 慧哲郡王額爾袞 宣獻郡王界堪 通達郡王雅爾噶齊 禮烈親王代善 睿忠親王多爾袞 鄭獻親王濟爾哈朗 豫通親王多鐸 肅武親王豪格 克勤郡王岳托 怡賢親王胤祥超勇襄親王策凌 科爾沁博多勒噶臺忠親王僧格林沁 恭忠親王奕?西殿供: 超等英誠公贈王爵揚武勛古利 一等大臣贈一等信勇公費直義英東 一等大臣贈公爵額宏毅亦都 內(nèi)大臣、二等果毅公圖忠義爾格 正黃旗滿洲都統(tǒng)、一等雄勇公圖昭勛賴 太子太傅、中和殿大學(xué)士追封一等忠達公追贈太師圖文襄海 太傅、保和殿大學(xué)士、三等襄勤伯鄂爾泰 太保、保和殿大學(xué)士、三等勤宣伯張文和廷玉 太子太保、協(xié)辦大學(xué)士、刑部尚書、一等武毅謀勇公、贈太保兆文襄惠 太保、保和殿大學(xué)士、一等忠勇公、追贈郡王傅文忠恒 太子太保、武英殿大學(xué)士、一等誠謀英勇公、贈太保阿文成桂 太子太保、武英殿大學(xué)士、閩浙總督、忠銳嘉勇貝子、贈郡王福文襄康安這之中只有張廷玉是漢人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此外慧哲郡王額爾袞、宣獻郡王界堪 、通達郡王雅爾噶齊是因為死后無子,絕嗣。故順治將他們供入太廟。再除怡賢親王胤祥 、 恭忠親王奕?是特例外,其余大部分人都是因軍功而被賜予此項殊榮。

傳說

  相傳,為臣不忠,為子不孝者,不許入廟。

 

山東·江北水城 運河故都·聊城 hg2373.com

聊城旅游 聊城旅行社 江北水城 江北水城旅游 江北水城旅行社 聊城景點 聊城特產(chǎn) 聊城導(dǎo)游 聊城機票 聊城酒店 聊城租車 聊城會議 聊城特價機票 聊城特惠酒店 聊城高級導(dǎo)游 全國優(yōu)秀導(dǎo)游員 聊城旅游網(wǎng) 江北水城旅游網(wǎng) 聊城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(xué)院旅游實踐基地 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