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古鎮(zhèn)江灣,鐘靈毓秀,文風熾盛。自宋至清,這里蘊育了狀元、進士、與仕宦38人;走出明代抗倭名將江一麟、宮廷太醫(yī)江一道、清代樸學大師江永、民國教育江謙等賢仕和一代偉人江澤民。
線路分類: [自然保護區(qū)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江西省 上饒市
本站推薦:
龍脈――婺源,猶如水中靜女。其文化性格緣自“徽州,民間屬號“龍” 江灣,國家AAAA級旅游區(qū),為中國最美鄉(xiāng)村婺源的一顆璀璨明珠。 千年古鎮(zhèn)江灣,鐘靈毓秀,文風熾盛。自宋至清,這里蘊育了狀元、進士、與仕宦38人;走出明代抗倭名將江一麟、宮廷太醫(yī)江一道、清代樸學大師江永、民國教育江謙等賢仕和一代偉人江澤民。又有文人學士19人,傳世著作92部,其中15部161卷列入《四庫全書》。 千年古鎮(zhèn)江灣,嵌于錦峰繡嶺、清溪碧河之中。聚落北部后龍山逶迤東去,山上林木蔥郁,其“仙人橋”是古人實踐風水理論的杰出典范;南側(cè)梨園河呈太極圖:“S”,由東而西蜿蜒流過。這里既尚好保存御史府、中憲第等明清官 邸,又有滕家老屋、培心堂等徽派商宅,還有江永講學的受經(jīng)堂,東和、南關、西安、北鑰四座古門亭,岳武穆的岳飛橋,明代劍泉井等。
江灣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。位于江西婺源縣城東二十公里,地處三山環(huán)抱的河谷地帶,東有靈山,南有攸山,北有后龍山,一條梨園河由東而西,呈S形從三山谷地中穿行,山水交融,給江灣平添了許多靈氣。
景點歷史
江灣的江姓是西漢開國宰相蕭何的后裔,唐末僖宗宰相蕭遘因“朱溫篡唐”蒙難,其子蕭禎隱居安徽歙縣篁南(今南溪南)“指江為姓”,后其第八世孫江敵于北宋元豐年間始遷江灣。
江灣的建筑布局卓具特色,一街六巷,縱橫交錯,新舊有序,千年延展,不亂方陣。且每條巷道各有個性,不見雷同,古樸優(yōu)雅,自成一景。從后龍山俯瞰,正中部位的巷道,竟構(gòu)成一個碩大的“安”字。江灣的老街還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韻,街面還是那么窄,幾幢老店鋪,如培心堂、飲蘇堂、日生堂,店門還是那一塊塊拼起的木板排門,店堂里還是那老柜臺、老貨架,外墻還是那古老的封火墻,徜徉其中,我們仿佛穿行于時間隧道,仍可感受到一些古江灣明清時期的商業(yè)氣息[1]。
景點建筑
江灣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,清同治年間戶部主事江桂高的敦崇堂、清末明初教育家、佛學家江謙的三省堂、古私塾德慶堂、富商江仁慶古宅、“一府六院”遺址,還有許多古井、古亭、古橋,處處透析著古徽州文化的神韻。特別是那棟清代徽商建筑培心堂,具有徽州民居典型的三開多進制特征:前進店面,中間住宅,后進廚房。培心堂門楣上書“樂山安宅”,取孔子“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”之意,表現(xiàn)了徽商“仁心為質(zhì)”的經(jīng)商道德理念。穿過門廳,是一個正方形的小院,小院南墻下是一道端莊秀雅的磚雕石庫門樓,桃、荷、菊、梅,漁、樵、耕、讀,雀、鹿、蝠、壽等磚雕圖案,栩栩如生,中間的“拱宸萃慶”四字寓意深邃。正廳寬闊高大,橫排三間,中為正廳,側(cè)為臥室。正廳前有天井,東墻開有花窗,上方懸掛“培心堂”匾,兩旁木柱掛著楹聯(lián):“千古文章傳性道,一堂友孝樂天倫”,“泉水溫隨時令轉(zhuǎn),庭花笑引客人來”。置身其中,令人倍感幽靜、典雅。
江灣人引以為驕傲的是后龍山,他們把本族的人丁興旺、英賢輩出歸功于后龍山的龍脈好,這種風水觀念自然不足為信。但江灣人在此觀念的作用下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封山育林、保護生態(tài)的典范。自古以來,江灣人不準任何人動后龍山上一草一木,古有“殺子封山”的典故。“殺子封山”,說的是十八世祖江紹武治理江灣鐵面無私,他兒子違規(guī)到后龍山砍柴,被護林人捉住,為殺一儆百,他將兒子幫起游街示眾,并將其處死。從此以后數(shù)百年間再沒有人敢上后龍山砍柴。后龍山的植被由此保護得十分完好。如今走進后龍山,就如同走進了原始森林,滿山古木,遮天蔽日,給依山而建的江灣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韻。
江灣景區(qū)內(nèi)山水環(huán)繞,風光旖旎,物產(chǎn)豐富,文凡鼎盛。綠茶、雪梨久負盛名。還孕育出了清代經(jīng)學家、音韻學家江永,明代隆慶年間戶部侍郎江一麟.清末著名教育家、佛學家江謙等一大批學士名流,村人著述多達88種,任七品以上仕宦者有25人,是當之無愧的婺源“書鄉(xiāng)”代表。村中至今還較完好地保存著三省堂、敦崇堂、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,還有東和門、水壩井等公共建筑物,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。
門票•開放時間:
50元
交通概況:
上饒到婺源最早的車6:20,最后一趟車16:10,平均一小時一趟。乘車地點:上饒帶湖路車站。路程約180公里,行車時間4小時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