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馬可廣場(Piazza San Marco) ,官方標準譯名圣馬爾谷廣場,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,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、宗教和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公共活動中心。
線路分類: [城市風光]
景點地點: 國際 南歐 意大利
本站推薦:
中文名圣馬爾谷廣場外文名意大利語:Piazza San Marco又名威尼斯中心廣場所屬國家意大利主要建筑公爵府、圣馬可教堂等美譽“歐洲最美的客廳”(拿破侖)英文名St. Mark's Square所屬城市威尼斯適宜游玩季節(jié)春秋兩季建議游玩時長2小時。
廣場歷史
1797年拿破侖進占威尼斯后,贊嘆圣馬可廣場是“歐洲最美的客廳”和“世界上最美的廣場”,并下令把廣場邊的行政官邸大樓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宮,還建造了連接兩棟大樓的翼樓作為他的舞廳,命名為“拿破侖翼大樓”。
圣馬可廣場還是威尼斯嘉年華的主要場所,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精品店,包括金飾、玻璃、寢具、服飾等,店面不大,但是櫥窗設計都是一流,頗具高深視覺享受,還有許多風格優(yōu)雅的咖啡廳、酒吧和餐館,是威尼斯的最佳的徒步游覽區(qū)。
建筑風格
圣馬可廣場
巍峨壯觀的圣馬可大教堂坐落于廣場東邊,圣馬可廣場即由此而得名。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,為千年的古跡瑰寶,值得游客一再走訪。鄰近的總督府原是建于9世紀的防御堡壘,后毀于祝融,現存的外貌始于14至15世紀,其建筑之華麗,充分展現出昔日共和國時期之國威。大運河環(huán)繞該區(qū)而流,在南彎道兩旁府邸林立,乘船游河能遍覽水都風華。內部的藝術收藏品來自世界各地的,因為從1075年起,所有從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須繳交一件珍貴的禮物,用來裝飾這間「圣馬可之家」。
建筑特色
圣馬可廣場
教堂的前身是建于九世紀用來供奉威尼斯的守護者─圣徒圣馬可的小教堂,在火災后重建,于1073年完成主結構,至于教堂的正面五個入口及其華麗的羅馬拱門是陸續(xù)完成于十七世紀,在入口的拱門上方則是五幅描述圣馬可事跡的鑲嵌畫,分別是「從君士坦堡運回圣馬可遺體」、「遺體到達威尼斯」、「最后的審判」、「圣馬可的禮贊」、「圣馬可運入圣馬可教堂」等五個主題,金碧輝煌。
圣馬可廣場
最值得參觀的是教堂中間最后方的黃金祭壇(Pala d'Oro),高1.4公尺、寬3.48公尺,上共有2000多顆的各式寶石如珍珠、祖母綠和紫水晶等;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中央的圓頂則是一幅耶穌升天的龐大鑲嵌畫,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優(yōu)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紀所完成的。這座偉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總督的私人禮拜堂。最值得一看的是三樓的會議大廳,可同時容納2000人,在總督寶座的后面是一幅非常巨大的壁畫,是由威尼斯知名畫家丁特列多在1590年所繪制的《天國》,占滿了整面墻,高7.45公尺寬21.6公尺,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一幅油畫,即使在今天也算是非常少有的巨幅畫作,而那也是威尼斯藝術顛峰時期的代表作。
廣場環(huán)境
廣場入口有兩個高高的柱子,一個上面是威尼斯的代表“飛獅”,另一個則是威尼斯最早的守護神圣狄奧多(SanTeodoro),這里是威尼斯城的迎賓入口。
在廣場北邊與鐘樓同邊的舊議會大樓始建于12世紀,全長約152米,現今的l樓是聞名的夸德里咖啡館(CaffeQuadri),而大樓后有供貢多拉停泊的奧爾塞奧洛灣(BacinoOrseolo)。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載必究!新行政大樓則是在靠圣馬可灣(BacinoSanMarco)那一側的南邊,從1582年開始建造,直至17世紀才完成,威尼斯共和國垮臺之后,這里一度成為王室的宮殿,1樓有著名的弗洛里安咖啡館(CaffeFlorian),2樓為科雷爾博物館(MuseoCorrer)。如今威尼斯有任何超大型的重要活動都會在這里舉行,例如1989年平克·弗洛伊(PinkFloyd)震撼人心的演唱會,和每年的狂歡節(jié)主要活動大會場等。
周邊景觀
圣馬可廣場(Piazza San Marco)的面積很大,四周的建筑幾乎將它圍了起來,一面是圣馬可教堂,其馀的三面建筑,一樓是各式各樣的精品店,包括金飾、玻璃、寢具、服飾等,店面不太大,但是櫥窗設計都是一流,頗具視覺享受。
圣馬可廣場
面對著教堂這邊,是一座博物館。圣馬可廣場是每年嘉年華最主要的場景,但是在平常也熱鬧的像一座舞臺,似乎永遠不會有冷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