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來了,冰封的大地復(fù)蘇,為綠意的成長提供了能量。那么,還原良知的本真,讓善舉茁壯成長,也亟待一片沃土和陽光雨露的滋養(yǎng)。
在善舉得以弘揚的今天,一些個案也讓人糾結(jié)。見義勇為的英雄為了正義,舍生忘死,軀體的傷口在流血的同時,生活也陷入困境,英雄流血又流淚。人們不禁發(fā)問:大義何在!良知何有?這樣的生態(tài),一度讓善舉進退兩難,人際關(guān)系趨于冷漠,這是道德的扭曲,時代的悲哀。
仁義禮智,施舍感恩,在民族的血脈里涌動著、綿延著,一個民族因善舉而神圣,因愛心而和諧。試想,一個少了愛心和善舉的時代,是何等的殘酷和冷漠。
就在這個萬物競發(fā)的春日,人們無不為大江南北助推、崇尚善舉的生態(tài)而感動。北京為見義勇為的考生加分;廣州為見義勇為者開通住房綠色通道;青島為善行者披紅戴花發(fā)重獎;邢臺讓好人榜上有名等等。人們在為善舉感動的同時,見義施善的義舉也在眾多心靈悄然生根。前不久,邢臺九零后小英雄任偉舍生救人的壯舉,感動了一座城市,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,分擔(dān)家庭風(fēng)雨。小英雄要走了,上萬人自覺為其送最后一程,祝小英雄一路走好。有關(guān)部門授予他見義勇為模范人物,一個學(xué)英雄見行動的活動,如春潮般在這座古城涌動。
一個生命之所以鮮活,無不源于心靈間的依存。人與人之間的溫暖,無不來自于心靈的一種互動。被助者因受助而擺脫困境,助人者因助人而感到幸福。社會因善良而收獲感動,人生因良知見證精彩。這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美,也是慈善事業(yè)最終的追求。
崇尚和涵養(yǎng)善舉成長的生態(tài),需要法治和倫理的呵護,還原良知的本真,需要呵護善舉成長的土壤,才能形成我助人人,人人助我的一代新風(fēng)。
對善舉最大崇尚就是感恩。我每每步入莊嚴(yán)的陵園,就會情不自禁的向英烈默默致哀,因為,今日幸福的花朵是無數(shù)先烈的鮮血澆灌出來的。每每聽到國歌奏響,看到國旗升起,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,甚至眼睛濕潤。
愛心施舍被隨意浪費、愛心活動遭遇漠視、會讓施助者寒心,施善者遠(yuǎn)離,義舉者失望。只有讓奉獻愛心的人得以更多的尊重和鼓勵;讓受助者多一點喜悅、感動和感恩;讓社會多一點理解和支持,才能使一個個善舉得到最大程度的派生和延展,最終使善舉的種子在沃土中成長為參天大樹,成就一片施善的綠蔭。
愛心,不需要回報。善舉,需要崇尚。一句謝謝,一抹微笑,對施善著而言,都是一種滋養(yǎng),一種能量。只有讓人們堅信,每一個善舉都能成為慈善事業(yè)的一抹新綠,每一顆善良的種子都能結(jié)出豐碩的果實,才能讓更多的人自覺成為愛心公益事業(yè)的參與者,才能托起善舉的春天。